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劉墉

劉墉

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另有青原、香岩、東武、穆庵、溟華、日觀峰道人等字號,清代書畫家、政治家。山東省高密縣逄戈莊人(原屬諸城),祖籍江蘇徐州豐縣。乾隆十六年(1751年)進士,劉統勛子。官至內閣大學士,為官清廉,有其父之風。劉墉是乾隆十六年的進士,做過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工書,尤長小楷,傳世書法作品以行書為多。嘉慶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於京。諡文清。► 5篇詩文 ► 4條名句佳句

古文島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民間傳說

“劉羅鍋”賦詩稱讚古祝阿繡球燈舞
與紀昀、和珅並稱為乾隆朝三大中堂的劉墉,是歷史上的一位傳奇人物,聰明絕頂,家喻戶曉。事實上,清朝並無宰相一職,劉墉官位最高至體仁閣大學士。而他是否真的是個羅鍋,也無確鑿的史據可考,但他剛正不阿的清官形象卻在民間深入人心。
在齊河縣,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劉墉,祖籍安徽碭山,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出生於山東諸城,家族是當時的名門望族,其曾祖父劉必顯是順治年間進士,祖父劉棨曾擔任四川布政使,父親劉統勛則是乾隆朝的一代名臣。劉墉成長在名門相府,家族成員世代為官,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初入仕途

主要成就

政治
劉墉出身名門相府,祖上數輩都是進士出身。父親劉統勛更是官居宰相,深得乾隆皇帝倚重,因此劉墉走上仕途具備深厚的家族淵源。劉墉一生為官五十餘載,宦海沉浮,幾經起落,官職最高時做到體仁閣大學士,總體而言清正廉潔,繼承了父親劉統勛的衣缽,成為乾隆、嘉慶朝的重要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