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浩
鄒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歸里後於周線巷住處辟一園名“道鄉”,故自號道鄉居士,常州晉陵(今江蘇常州)人。生於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歲。元豐五年(1082)進士,調揚州潁昌府教授。呂公著、范純仁為郡守,皆禮遇之。哲宗朝,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獨相用事,浩露章數其不忠,因削官,羈管新州。徽宗立,復為右正言,累遷兵部侍郎兩謫嶺表,復直龍圖閣。卒謚忠,學者稱道鄉先生。浩著《道鄉集》四十卷,《四庫總目》傳於世。► 24篇詩文
孔稚珪
孔稚珪(447~501)南朝齊駢文家。一作孔珪,字德璋,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劉宋時,曾任尚書殿中郎。齊武帝永明年間,任御史中丞。齊明帝建武初年,上書建議北征。東昏侯永元元年(499),遷太子詹事。死後追贈金紫光祿大夫。► 7篇詩文
蕭道成
齊高帝蕭道成(427年―482年),字紹伯,小名斗將,漢族,齊朝開國皇帝,在位四年。《南齊書·高帝紀》載,齊高帝蕭道成乃“漢相蕭何二十四世孫”。先世居東海蘭陵(今山東省蒼山縣蘭陵鎮)。《南齊書·武帝本紀》載:高祖蕭整於東晉初過江,寓晉陵武進(今常州市新北區孟河鎮萬綏村),晉於此地僑置蘭陵郡,稱南蘭陵,故蕭氏遂為南蘭陵(今常州)人。少從名儒雷次宗受業,治《禮》及《左氏春秋》。仕宋,初為左軍中兵參軍,後領偏軍征仇池,進軍距長安八十里,以兵少,又聞宋文帝崩,乃還。► 1篇詩文
王暕
[公元四七七年至五二三年]字思晦,琅邪臨沂人。生於宋順帝升明元年,卒於梁武帝普通四年,年四十七歲。年數歲,風神警拔,有成人之度。弱冠,選尚淮南長公主,拜駙馬都尉,除員外散騎侍郎。天監中,歷位吏部尚書,領國子祭酒。家世顯貴,與物多隔,不能留心寒素,眾謂為刻薄。以左僕射致仕。暴疾卒,謚靖。暕著有文集二十卷,(《隋書志》作二十一卷。此從《兩唐書志》)傳於世。► 1篇詩文
丘遲
丘遲(464—508),字希范,吳興烏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丘靈鞠之子。南朝梁文學家。初仕南齊,官至殿中郎、車騎錄事參軍。後投入蕭衍幕中,為其所重。梁天監三年,丘遲由中書侍郎出為永嘉太守。 丘遲詩文傳世者不多,所作《與陳伯之書》,使陳伯之擁眾八千歸降, 其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更是千古傳誦的名句佳句。勸伯之自魏歸梁,是當時駢文中的優秀之作。► 1篇詩文
張文姬
張文姬,文學家鮑照之妻,南朝宋代女詩人,僅存詩四首。多詠物詩,頗有寄託。文學家鮑照之妻,南朝宋代女詩人,僅存詩四首。多詠物詩,頗有寄託。她也很有文才,在鮑照消極頹廢的時候,張文姬曾經以白鷺為題,寫了一首很著名的勸慰勉勵丈夫的詩《沙上鷺》。今存詩四首。多詠物詩,頗有寄託。► 4篇詩文
謝惠連
謝惠連(407~433年),南朝宋文學家。祖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出生於會稽(今浙江紹興)。他10歲能作文,深得謝靈運的賞識,見其新文,常感慨“張華重生,不能易也。”本州辟主簿,不就。謝惠連行止輕薄不檢,原先愛幸會稽郡吏杜德靈,居父喪期間還向杜德靈贈詩,大為時論所非,因此不得仕進。仕宦失意,為謝靈運“四友”之一。► 45篇詩文
虞羲
虞羲,南朝齊梁間詩人。生卒年不詳。字子陽(李善《文選注》引《虞羲集序》),一說字士光(《南史·江淹任昉傳》)。會稽餘姚(今浙江餘姚市)人。虞羲的詩以《文選》所錄《詠霍將軍北伐》最為有名。這首詩寫沙場烽火,如“長城地勢險,萬里與雲平”、“飛狐白日晚,瀚海愁雲生。羽書時斷絕,刁斗晝夜驚”,頗有氣勢。► 1篇詩文
何承天
何承天(370-447),東海郯人(今山東臨沂市蘭陵縣長城鎮人 ),南朝宋著名的思想家和天文學家和音樂家。南朝任尚書載丞。何承天曾奏改《元嘉歷》,訂正舊曆所訂的冬至時刻和冬至時日所在位置,一直通行於宋、齊及梁天監中葉,在我國天文律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論周天度數和兩極距離相當於給出圓周率的近似值約為3.1429,對後世曆法影響很大。兼通音律,發明一種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能彈箏,復擅弈棋,著作有《達性論》、《與宗居士書》、《答顏光祿》、《報應問》等。曾奉命撰修《宋書》,書未成而卒。► 1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