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柳開

柳開

柳開(947~1000)北宋散文家。原名肩愈,字紹先(一作紹元),號東郊野夫;後改名開,字仲塗,號補亡先生,大名(今屬河北)人。開寶六年進士,歷任州、軍長官,殿中侍御史,提倡韓愈、柳宗元的散文,以復興古道、述作經典自命。反對宋初的華靡文風,為宋代古文運動倡導者。作品文字質樸,然有枯澀之病,有《河東先生集》。詩作現存八首。► 11篇詩文

聶勝瓊

聶勝瓊

聶勝瓊,北宋都下名妓,生卒年不詳。與李之問情篤。李歸家分別後五日,她以《鷓鴣天》詞寄之。李妻見詞而喜,助夫娶回為妾。《全宋詞》存其詞一首,即《鷓鴣天》。► 2篇詩文

錢惟演

錢惟演

錢惟演(977—1034)北宋大臣,西崑體骨幹詩人。字希聖,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吳越忠懿王錢俶第十四子。從俶歸宋,歷右神武將軍、太僕少卿、命直秘閣,預修《冊府元龜》,累遷工部尚書,拜樞密使,官終崇信軍節度使,博學能文,所著今存《家王故事》、《金坡遺事》。► 111篇詩文

韓琦

韓琦

韓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號贛叟,漢族,相州安陽(今屬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將,天聖進士。初授將作監丞,歷樞密直學士、陝西經略安撫副使、陝西四路經略安撫招討使。與范仲淹共同防禦西夏,名重一時,時稱“韓范”。嘉祐元年(1056),任樞密使;三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僕射,封魏國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寧八年卒,年六十八。謚忠獻。《宋史》有傳。著有《安陽集》五十卷。《全宋詞》錄其詞四首。► 15篇詩文

趙令畤

趙令畤

趙令畤(1061~1134)初字景貺,蘇軾為之改字德麟,自號聊復翁。太祖次子燕王德昭﹝趙德昭﹞玄孫。元祐中籤書潁州公事,時蘇軾為知州,薦其才於朝。後坐元祐黨籍,被廢十年。紹興初,襲封安定郡王,遷寧遠軍承宣使。四年卒,贈開府儀同三司。著有《侯鯖錄》八卷,趙萬里為輯《聊復集》詞一卷。► 40篇詩文

周晉

周晉(生卒年不詳),字明叔,號嘯齋,其先濟南(今屬山東)人,自祖秘起寓居吳興(今浙江湖州)。晉於紹定四年(1231)官富陽令。嘉熙末淳祐初,為福建轉運使乾官。累監衢州、通判柯山。寶祐三年(1255),知汀州。晉富藏書,工詞。詞作多散佚。《絕妙好詞》卷三載其詞三首,分別為《點絳唇》,《清平樂》,《柳梢青》。► 5篇詩文

王雱

王雱(1044-1076年),字元澤,北宋臨川人(今江西省東鄉縣上池村人),文學家,道學、佛學學者。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王安石之子。世稱王安禮、王安國、王雱為“臨川三王”。► 5篇詩文

周端臣

周端臣,宋詞人。字彥良,號葵窗。建業(今南京)人。光宗紹熙三年(一一九二)寓臨安。宋周密《武林舊事》雲其曾經“御前應制”。後出仕,未十年而卒(釋斯植《采芝集·挽周彥良》“白首功成未年”)。其詞作今存九首,內容多為傷春、怨別,其中有四首“西湖”詞。亦能詩,《詩家鼎臠》及《宋詩紀事》收其詩九首。有《葵窗詞稿》,已佚。《江湖後集》卷三輯有其詩一卷。周端臣詩,以影印文淵閣《四車全書·江湖後集》為底本,與新輯集外詩合編為一卷。► 116篇詩文

劉著

劉著(約公元1140年前後在世)字鵬南,舒州皖城(今安徽潛山)人。生卒年均不詳,北宋宣、政年間(1111~1125)登進士第。入金任居州縣甚久。年六十餘,始入翰林,充修撰。後出守武遂,終於忻州刺史。皖有玉照鄉,既老,號玉照老人,以示不忘其本。著善詩,與吳激常相酬答。《金史》無傳,事見《中州集》卷二。詞存一首。► 26篇詩文

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769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