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劉道原騎牛歌
宋代:陳舜俞
陳子無能久棄廢,騎牛入山學遁世。
劉子有道憂天下,欲取相印乘駟馬。
二子相逢湖水頭,進退兩忘俱未酬。
長歌對市人,聞者應揶揄。
君不見蔡澤不相終躍馬,甯戚未遇先飯牛。
腰懸六黃印,廩食萬戶侯。
人生顧何常,古來海水生柔桑。
少華一峰已為谷,白日西出明朝陽。
陳子無能久棄廢,騎牛入山學遁世。
劉子有道憂天下,欲取相印乘駟馬。
二子相逢湖水頭,進退兩忘俱未酬。
長歌對市人,聞者應揶揄。
君不見蔡澤不相終躍馬,甯戚未遇先飯牛。
腰懸六黃印,廩食萬戶侯。
人生顧何常,古來海水生柔桑。
少華一峰已為谷,白日西出明朝陽。
男兒蓋棺事乃了,目睫榮悴空悲涼。
水之曲,山之傍,
歲窮且飲酒,富貴無相忘。
▲和知郡王職方韻同前
宋代:陳舜俞
邑陂增築更淵沉,所喜詩筒賞嘆深。
楚國老臣千古意,廬江賢守一家心。
淮邊野史添新事,壠上春犁誦好音。
興利勸農真政術,可知為吏得喉襟。
湖州李使君聞予游廬山寄書云為我一謝清絕
宋代:陳舜俞
道微本一致,喧靜偶殊轍。
眷言朝廷士,何必山水悅。
李侯稟靈氣,家園鄰大別。
廬峰五千仞,曾上捫日月。
一隨青雲友,久仕金馬闕。
茲為東南守,雙溪對寒潔。
因將洞庭客,寄使謝清絕。
想君惜不往,搔首厭符節。
澤民固重事,逸興聊可輟。
已告林屋天,
道微本一致,喧靜偶殊轍。
眷言朝廷士,何必山水悅。
李侯稟靈氣,家園鄰大別。
廬峰五千仞,曾上捫日月。
一隨青雲友,久仕金馬闕。
茲為東南守,雙溪對寒潔。
因將洞庭客,寄使謝清絕。
想君惜不往,搔首厭符節。
澤民固重事,逸興聊可輟。
已告林屋天,金庭錫期耋。
▲虎溪
宋代:陳舜俞
紫霄道士貪雲鶴,五柳先生泥酒杯。
不為清風與明月,道人何事過溪來。
淮陰阻風讒風伯
宋代:陳舜俞
滔滔淮水,溢楚之疆。
原田其瀦,城郭為防。
浸以廣兮不可涉,浩乎險兮不可航。
粵有行者,欲泝其央。
編莞為帆,植木為檣。
幸飄風以憑乘,遂吾歸而徜徉。
爾風謂何,不自西北,
阻我攸往。維伯是職,
悠悠領以僂指,挽夫坐糧而寢餱。
伯復不知,天子聖神
滔滔淮水,溢楚之疆。
原田其瀦,城郭為防。
浸以廣兮不可涉,浩乎險兮不可航。
粵有行者,欲泝其央。
編莞為帆,植木為檣。
幸飄風以憑乘,遂吾歸而徜徉。
爾風謂何,不自西北,
阻我攸往。維伯是職,
悠悠領以僂指,挽夫坐糧而寢餱。
伯復不知,天子聖神,
以民為憂。聞此方國,
常墊橫流。分筆舌於嚴署,
咨瘡痏於諸侯。有淑使者,
仁豐義修。體上所囑,
同辭合謀。今此欲往,
會於道周。倡和出話,
下民以休。風之不遂,
非伯誰尤。上帝可訴,
讒言孔庶。將伯是怒,
不如風兮命之去。
▲黃陵廟
宋代:陳舜俞
明月輝在天,落日光轉地。
天維地軸千萬年,粉篁尚有春風淚。
蒼梧茫茫九疑高,湘江之水多怒濤。
袗衣不和御琴弦絕,黃陵廟前碑已裂。
春禽啼,秋葉飛,
行人舟楫去復返,虞舜南巡胡不歸。
寄郟景仁郎中
宋代:陳舜俞
早歲交情淡已親,相逢羈旅白頭新。
雖慚管鮑論高誼,欲慕陳雷卜近鄰。
客舍每羅門外雀,歸來還滿甑中塵。
明年相逐東林去,未必鱸魚駐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