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之才回紋
宋代:馮山
行軺使指屢襟分,路去重看思糾紛。清夜峽前江照月,霽天郊外劍橫雲。
情多苦近歸褒漢,景物應難會見聞。榮慮俗緣因刺按,燕堂虛愧有移文。
和劉涇巨濟教授
宋代:馮山
捲地嚴風動馬蹄,忽聞投館到雞棲。路隨黃鶴翱翔遠,詩壓青山氣象低。
我已衰年思故國,君方高步陟丹梯。遲留且伴臨江醉,剩聽清猿峽口啼。
和呂少蒙蠶市
宋代:馮山
何處青衣舊俗酣,峨嵋東畔蜀江南。從來歲首爭為市,大半民間已不蠶。
幾日笙歌常繼燭,晚春桃李尚仍藍。嬉遊果獲神明助,太守雖貧亦薺甘。
中岩封崇寺
宋代:馮山
萬竹林間一徑升,滿岩金碧靜香燈。飛泉散亂垂千尺,危閣攲斜擁數層。
雨氣或從檐際落,風光時向坐中凝。荒碑文字那能讀,合眼煎茶問老僧。
和鄧溫伯二首 其一
宋代:馮山
不獨高文耀世奇,曾將宏議振天維。誰人才術能爭首,自古功名貴及時。
暫別鵷鴻蓬海上,少留旌旆蜀江陲。西州筆硯雖衰落,會有中和樂職詩。
和鄧溫伯二首 其二
宋代:馮山
虛譽交遊共借推,清途俛首倦重窺。方將素志隨鷗鷺,敢拂華巔望鵔鸃。
衰晚欲成漳浦病,嗟矜猶得鄭公詩。相逢少置升沉事,且把金蓮為倒垂。
送鄧溫伯
宋代:馮山
長羨橫飛霄漢遠,多慚窘步路途窮。如何會合青天道,俱是衰遲白髮翁。
萬里每嗟音信絕,一樽還喜笑言同。遨遊莫作經春計,佇看高旌促召東。
和題成都諸公唱和集
宋代:馮山
諸公高詠蜀人編,唱和舂容近百篇。厚重江山藏古氣,軒翔鵰鶚在秋天。
不徒神物陰相護,兼有風謠樂共傳。誰謂開州新集好,退之題後始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