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箏
唐代:張九齡
端居正無緒,那復發秦箏。纖指傳新意,繁弦起怨情。
悠揚思欲絕,掩抑態還生。豈是聲能感,人心自不平。
奉和聖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唐代:張九齡
宗臣事有徵,廟算在休兵。
天與三台座,人當萬里城。
朔南方偃革,河右暫揚旌。
寵錫從仙禁,光華出漢京。
山川勤遠略,原隰軫皇情。
為奏薰琴唱,仍題寶劍名。
聞風六郡伏,計日五戎平。
山甫歸應疾,留侯功復成。
歌鐘鏇可望,
宗臣事有徵,廟算在休兵。
天與三台座,人當萬里城。
朔南方偃革,河右暫揚旌。
寵錫從仙禁,光華出漢京。
山川勤遠略,原隰軫皇情。
為奏薰琴唱,仍題寶劍名。
聞風六郡伏,計日五戎平。
山甫歸應疾,留侯功復成。
歌鐘鏇可望,衽席豈難行。
四牡何時入,吾君憶履聲。
▲和黃門盧監望秦始皇陵
唐代:張九齡
秦帝始求仙,驪山何遽卜。中年既無效,茲地所宜復。
徒役如雷奔,珍怪亦云蓄。黔首無寄命,赭衣相追逐。
人怨神亦怒,身死宗遂覆。土崩失天下,龍斗入函谷。
國為項籍屠,君同華元戮。始掘既由楚,終焚乃因牧。
上宰議揚賢,中阿感桓速。一聞過秦論,載懷空
秦帝始求仙,驪山何遽卜。中年既無效,茲地所宜復。
徒役如雷奔,珍怪亦云蓄。黔首無寄命,赭衣相追逐。
人怨神亦怒,身死宗遂覆。土崩失天下,龍斗入函谷。
國為項籍屠,君同華元戮。始掘既由楚,終焚乃因牧。
上宰議揚賢,中阿感桓速。一聞過秦論,載懷空杼軸。
▲登襄陽峴山
唐代:張九齡
昔年亟攀踐,征馬復來過。信若山川舊,誰如歲月何。
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令圖猶寂寞,嘉會亦蹉跎。
宛宛樊城岸,悠悠漢水波。逶迤春日遠,感寄客情多。
地本原林秀,朝來煙景和。同心不同賞,留嘆此岩阿。
送楊府李功曹
唐代:張九齡
平生屬良友,結綬望光輝。何知人事拙,相與宦情非。
別路穿林盡,征帆際海歸。居然已多意,況復兩鄉違。
通化門外送別
唐代:張九齡
屢別容華改,長愁意緒微。義將私愛隔,情與故人歸。
薄宦無時賞,勞生有事機。離魂今夕夢,先繞舊林飛。
雜詩五首
唐代:張九齡
孤桐亦胡為,百尺傍無枝。疏陰不自覆,修乾欲何施。
高岡地復迥,弱植風屢吹。凡鳥已相噪,鳳凰安得知。
蘿蔦必有托,風霜不能落。酷在蘭將蕙,甘從葵與藿。
運命雖為宰,寒暑自回薄。悠悠天地間,委順無不樂。
良辰不可遇,心賞更蹉跎。終日塊然坐,有時勞
孤桐亦胡為,百尺傍無枝。疏陰不自覆,修乾欲何施。
高岡地復迥,弱植風屢吹。凡鳥已相噪,鳳凰安得知。
蘿蔦必有托,風霜不能落。酷在蘭將蕙,甘從葵與藿。
運命雖為宰,寒暑自回薄。悠悠天地間,委順無不樂。
良辰不可遇,心賞更蹉跎。終日塊然坐,有時勞者歌。
庭前攬芳蕙,江上托微波。路遠無能達,憂情空復多。
湘水吊靈妃,斑竹為情緒。漢水訪游女,解佩欲誰與。
同心不可見,異路空延佇。浦上青楓林,津傍白沙渚。
行吟至落日,坐望只愁予。神物亦豈孤,佳期竟何許。
木直幾自寇,石堅亦他攻。何言為用薄,而與火膏同。
物類有固然,誰能取徑通。纖纖良田草,靡靡唯從風。
日夜沐甘澤,春秋等芳叢。生性苟不夭,香臭誰為中。
道家貴至柔,儒生何固窮。終始行一意,無乃過愚公。
▲初發曲江溪中
唐代:張九齡
溪流清且深,松石復陰臨。正爾可嘉處,胡為無賞心。
我由不忍別,物亦有緣侵。自匪常行邁,誰能知此音。